變形縫滲漏成因及其預防處理
發布時間:2023-12-08 瀏覽次數:1452
變形縫是伸縮縫、沉降縫和防震縫的總稱。建筑物在外界因素作用下常會產生變形,導致開裂甚至破壞。變形縫是針對這種情況而預留的構造縫。變形縫通常分為屋面變形縫、地下室變形縫和外墻變形縫三種。其中屋面變形縫又分為屋面等高變形縫和屋面高低跨變形縫,地下室變形縫又分為地下室底板變形縫、地下室頂板變形縫和地下室側壁變形縫。變形縫滲漏的原因及預防措施需要結合變形縫的具體部位來分析。
1) 變形縫只做了構造防水,沒有采用柔性防水設防。
2) 沒有采用混凝土反坎梁,只采用了磚砌反坎梁,形成變形縫防水能力不足。
3) 變形縫反坎梁邊沒有預留足夠變形空隙,同時防水設防不足、無嵌填柔性密封材料。
4) 屋面構造層因熱脹冷縮推裂反坎梁陰角部位(磚砌反坎梁尤為突出),變形縫的泛水部位沒有做防水增強層。
5) 變形縫的防水層沒有采用具有足夠變形能力的材料以及施工過程中沒有預留足夠變形余量。
6) 變形縫密封材料黏結、延伸率不足,往往在結構變形及溫差作用兩者共同作用下產生開裂、脫離等現象。
1) 對變形縫的防水處理必須選用變形能力強及耐老化性能的合成高分子防水卷材,并應具備有效的密封構造措施。
2) 屋面變形縫應避免設計成平縫,變形縫墻應采用≥C20混凝土澆筑,不得采用磚砌。變形縫墻體宜與屋面結構板一起澆搗,不留施工縫。如一次不能澆搗,應在墻體澆搗前施工縫位置嵌填5*8mm遇水膨脹密封膠。
3) 在變形縫內填背襯材料及彈性密封材料,對等高變形縫在墻頂鋪貼一條通長“U”型防水卷材,寬度與墻面同,先貼好一面,縫中嵌入聚乙烯泡沫塑料棒作襯墊,再粘貼另一面,上面再蓋一層高分子卷材,并與防水層相連接粘牢,形成整體防水層。然后在變形縫頂部加鋼筋混凝土蓋板或金屬蓋板,混凝土蓋板接縫用密封膠嵌填密實。
4) 對高低變形縫,則按“U”型方式鋪設卷材,卷材上方的收頭應塞入高跨墻體預留的凹槽內,用壓條或墊片釘壓固定,凹槽上部再用金屬披水板釘壓固定。卷材收頭及金屬板軍用密封材料封嚴。
5) 變形縫兩側防水層應滿粘,縱向搭接寬度不小于200mm并密封嚴密。
1) 變形縫無采用防水卷材進行設防,僅安裝金屬遮擋板。
2) 變形縫內卷材端頭收口密封不嚴實,且長向搭接邊搭接不嚴存在松脫、空鼓情況。
1) 變形縫內卷材宜采用耐久性強、耐老化性強、抗拉強度高、延伸率大的合成高分子卷材,施工時應裁切正確并放線鋪貼,變形縫內卷材預留足夠的變形余量。
2) 宜采用雙面丁基橡膠膠粘帶進行粘結和搭接。
3) 卷材收口寬度宜為150mm,并采用金屬壓條釘壓以及耐候合成高分子密封膠進行密封。
4) 變形縫防水卷材宜使用自粘合成高分子防水卷材。
1) 變形縫防水構造不合理,防水密封層次不符合規范。
2) 混凝土澆筑前對變形縫中的止水帶沒有采取可靠的固定措施或固定方法不當,混凝土澆筑后致使止水帶埋設位置不準確。
3) 止水帶縱向接頭搭接處粘接不牢,呈脫離或半脫離狀態,不能形成連續封閉的止水帶。
4) 澆搗混凝土時未能包裹止水帶翼,造成封閉及咬合不嚴,孔隙成為滲漏水的通道;同時,由于止水帶翼和混凝土兩者因材質不同,不是良好的粘結狀態,密封粘結不足而竄水失效。
5) 建筑物產生變形,如地基不均勻沉降、結構收縮變形等,使止水帶被拉裂。
1) 變形縫應進行防水專項深化設計,且至少有一道遇水膨脹橡膠止水棒。
2) 應做配套專用的夾具固定止水帶保證預埋在變形縫截面中部,宜選用帶鋼邊的遇水膨脹橡膠止水帶。
3) 止水帶搭接部位應牢固、連續、無結合缺陷。
4) 止水帶應連續閉合至整個地下室區間。
5) 止水帶兩邊的混凝土應振搗密實。
6) 變形縫的部位設置排水措施。
中山金鷹廣場伸縮縫防水工程

變形縫在進行防水施工時可能不夠規范,導致后期易產生滲漏。變形縫在進行防水補漏設計施工時尤其需要注意選材及細部處理,變形縫對施工基面、粘結、收口等細部要求很高,各部位變形縫的一般施工工藝步驟也不同,需要結合具體部位來設計防水工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