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基與基礎加固工程
1、基坑支護及止水
為保證地下結構施工及基坑周邊環境的安全,對基坑側壁及周邊環境采用的支擋、加固與保護措施。常見的基坑支護型式主要有:排樁支護、樁撐、樁錨、排樁懸臂、地下連續墻支護、地連墻+支撐、水泥土擋墻、鋼板樁支護、土釘墻(噴錨支護)、鋼筋混凝土排樁或上述兩種或者兩種以上方式的合理組合等,在基坑漏水時,可采用灌漿法進行止水。
2、地基加固
A、增大基礎底面積法:是對既有建筑物的地基承載力或基礎底
面尺寸不滿足規范要求時的加固,采用混凝土套或鋼筋混凝土套增大基礎底面積。
B、基礎補強注漿加固法:通過往地下壓力注漿,來改善地基
土的結構,提高地基土的承載力,其目的是阻止房屋或地面繼續下沉。
3、微型鋼管樁加固
微型鋼管樁加固沉降基礎施工工藝,在需加固的沉降基礎周邊對稱、均衡的布置若干加固基礎樁,首先確定樁位,在樁位上向下開挖操作基坑,在操作基坑的基礎上,在樁位向下鉆取一個樁孔,放置鋼管,微型鋼管樁打樁完畢,在沉降基礎的相應位置上植筋,在樁頂施加預應力,然后將連接件與鋼管樁外壁焊接連接,焊接連接完畢后,完成最后的混凝土澆灌。如下圖:肇慶醫專微型鋼管樁加固技術
4、靜壓樁(混凝土方樁、鋼管樁)加固法
是對原有基礎因不均勻沉降或其它原因引起基礎裂損時的加固,利用建筑物的自重或基礎作為壓樁反力,通過液(油)壓設備,把預制樁分節壓入土中,將壓入樁的樁頭鋼筋伸入承臺,并澆注砼承臺與原基礎連為一體,從而將上部結構的部分荷載通過樁直接傳遞到堅硬地下層。從而達到基礎加固效果。如下圖:肇慶醫專靜壓砼樁施工
5、高壓旋噴樁加固
高壓噴射注漿法是在注漿法的基礎上應用高壓噴射技術而發展起來的一項新的地基加固方法。它是利用工程鉆機鉆孔作為導孔將帶有特殊噴嘴的噴射管插入設計處理深度后用高壓脈沖泵等高壓發生裝置使漿液或水以20~40 MPa的高壓流從噴嘴中噴出沖擊切割土體。當能量大、速度快、呈脈動狀的噴射流的動壓超過土體結構強度時土粒便從土體上剝落下來。待漿液凝固后便在土中形成一固結體。 高壓旋噴注漿法適用于處理淤泥、淤泥質粘土粘性土、粉土、黃土、砂土、人工填土等地基。
6、樹根樁加固法
采用小直徑鉆孔樁(樹根樁)結合包柱式承臺對基礎進行加固,使房屋傳到基礎的荷載轉為由新加的樁來承擔大部分,從而提高了基礎的承載力,達到阻止房屋繼續沉降的目的。
7、攪拌樁加固
水泥攪拌樁處理軟土地基,即以水泥漿作為固化劑,利用深層攪拌機械將水泥與原位軟土進行強制攪拌、壓縮,并吸收周圍水分,經過一系列物理化學作用生成一種特殊的具有較高強度、較好變形特征和水穩性的混合柱狀體,它對提高軟土地基承載能力、減少地基的沉降量及保證橋頭高填土路基穩定性具有明顯的效果。
8、基礎托換加固法
因建筑功能的改變,如需新增地下室、或地鐵隧道通過,遇原有樁,需對該樁進行新的傳力路徑托換,由新的支承關系來轉換需托換的構件。
9、新、舊基礎加固
基礎加固常用方法:
A、基礎注漿補強:適用于基礎因受不均勻沉降、凍脹或其他原因引起的基礎裂損時的加固。漿液主要采用水泥漿,采用壓力設備將水泥漿液注入土中。
B、增大基礎底面積
加大基礎底面積法適用于當既有建筑的地基承載力或基礎底面積尺寸不滿足設計要求時的加固。可采用混凝土套或鋼筋混凝土套加大基礎底面積。
C、錨桿靜壓樁?
是通過靜力壓樁機以壓樁機自重及樁架上的配重作反力將預制樁壓入土中的一種沉樁工藝。
D、樹根樁法?
是利用小型鉆機按設計直徑,鉆進至設計深度,然后放入鋼筋籠,同時放入灌漿管,注入水泥漿或水泥砂漿,結合碎 石骨料成樁,樹根樁可以根據需要,做成垂直的,也可以是傾斜的;可以是單根的,也可以是成束的;
10、鉆孔樁加固
灌注樁系是指在工程現場通過機械鉆孔、鋼管擠土或人力挖掘等手段在地基土中形成樁孔,并在其內放置鋼筋籠、灌注混凝土而做成的樁,依照成孔方法不同,灌注樁又可分為沉管灌注樁、鉆孔灌注樁和挖孔灌注樁等幾類。